【導讀】我們應該長多高? 中國男人比較標準的身高是175厘米左右,中國女性比較標準的身高是165厘米左右,而事實上,中國男性的平均身高僅為169.7厘米,女性平均身高也不足159厘米。真實的檢測數據告訴我們,目前中國成年人的身高與標準身高仍有不小的差距。 那么,有沒有辦法可以縮短這些距離呢?答案是肯定的。雖然人體高矮70%由先天因素決定,但只要管理好30%的后天因素,在他們的生長發育期內,通過提供充足、合理的營養,提高睡眠質量,加強運動等途徑為孩子長高創造有利條件,那么,你的孩子就可能長到理想身高! 【想長高?孩子的三個成長關鍵期要抓牢】 根據最新的體格發育觀念,嬰兒、兒童、青春期三個不同的時期,對成年后的身高影響不同。兩歲以前,營養的供給對身高影響顯著;兩歲以后,生長激素在身高方面的作用就凸現出來;到了青春期,性激素與生長激素對身高的想象相當大。因此,想讓孩子長的高,每個階段,家長都應該結合孩子的生長發育的特點,并給予正確、科學的養育。 NO.1 嬰兒期 長高重點——合理喂養,均衡營養 嬰兒期的生長通常不受遺傳影響,營養卻是影響孩子生長的關鍵因素,此時營養跟不上就會影響成年身高。所以,嬰兒期的主要長高策略就是保證營養的充足。 具體對策: (1)合理喂養,及時添加輔食。嬰兒滿4個月后應及時添加輔食,因為4-8個月時是嬰兒形成吞咽固體物所需的條件反射形成的關鍵時期,此時添加輔食可以幫助嬰兒學會從液體食物到固體食物的過渡,從而促進嬰兒的生長發育。 (2)食物盡量多樣化。嬰兒時期食物品種過于單調,到了兒童期,出現偏食、挑食的機會將會大大增加。而讓孩子多接觸豐富多樣的食物,既能保證營養全面,還能防止挑食等不良飲食行為。 NO.2 兒童期 長高重點——優化成長環境,警惕性早熟 在兒童期,3歲以后孩子每年能長高5-7厘米,到底是5厘米還是7厘米則取決于遺傳、環境、營養等綜合因素。所以,在這個“平穩”增長期,家長要關注孩子每年的身高并加以測量。 具體對策: (1)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2)3-6個月測量一次身高。如果每年增高5-7厘米就算“達標”。 (2)警惕孩子性早熟。如果女孩子在8歲之前出現乳房增大、陰毛、腋毛生長等任何一項或多項第二性征,或月經初潮于10歲以前;男孩在9歲之前出現陰莖及睪丸增大、陰毛生長,10歲前變聲等性發育表現者則為性早熟,此時要及時找兒科內分泌醫生就診。 NO.3 青春期 長高重點——幫助孩子實現沖刺性增長 青春期由于生長激素和性激素的催化作用,女孩平均可長25厘米,男孩30厘米。家長應注意,如果女孩初潮后和男孩變聲后兩年之后,身高不理想,此時再進行干預往往效果不能讓人滿意。 具體對策: (1)關注孩子身高增長,如發現緩長、停長現象,應立即進行干預。 (2)保證良好的睡眠并經常運動。在青春期,充足的睡眠和運動有助青春期高速生長;此外,運動還能增加身高突增的持續時間。 【讓孩子長高,家長能做什么?】 1. 讓孩子動起來——巧妙鍛煉身材棒 醫學專家的調查和研究顯示,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兒童比不參加鍛煉的同齡兒童平均高4~8厘米。這是因為,在骺軟骨還沒有停止增生以前,經常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能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并改善人體的血液循環,幫助刺激骺軟骨的增值分裂,同時增強身體對營養的吸收,提高骨細胞的生長能力從而促進骨的生長,使骨骼變長,橫徑變粗,骨密度增高,骨重量增加,使人身高增長,四肢變長! 特別是伸展性運動和跳躍性運動,對長高的意義尤其大。運動時最好保證孩子的心率達到120~140次/分鐘,運動到孩子出汗、發熱、面色紅潤為宜,切忌過度運動,否則便過猶不及。此外還要避開舉重、杠鈴等不利長高的負重運動。運動的同時也可以通過增高產品的輔助治療與運動有機的結合實現增高的最佳療效。 伸展性運動舉例:單杠、引體向上、健身操、游泳、芭蕾、花樣滑冰、踢腿等 跳躍性運動舉例:跳繩、跳皮筋、縱跳摸高、蛙跳、三級跳、原地跳、投籃、排球、羽毛球、網球等。 推薦運動方案: 1. 懸垂法:雙手緊握單杠,使身體懸空下垂,下垂時以腳尖能輕輕接觸地面為佳,然后做引體向上動作。男孩每天可做10——15次。女孩每天可做2——5次。 2. 跳躍法:雙腳跳躍用手摸樹枝、籃球架、天花板等。10次為一組,每次向上跳躍5——7秒鐘,每組間隔4——5分鐘。要盡量使身體處于最大程度的伸展狀態。 3. 牽引法:站在20——30米高的土丘上,放松加速向下跑,然后俯在地板上,由兩個伙伴幫助,一個伙伴握練習者的雙手腕部,另一個握練刁者的小腿下部,兩人同時向相反方向用力,牽引軀干2——3次,每次12——15分鐘,重復6——10次。 2. 保證充足營養素——營養均衡長得快 人體的營養,99%來自于入口的食物質量,想讓孩子長得高,各種營養素都要充足,不能偏吃葷食或素食,且保證每天吃入食品的樣數達到20種以上,遠比一天只吃三五樣東西獲取的營養要豐富得多。因此,聰明的媽媽要注意飲食的合理搭配,保證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每天攝入足量的蛋白質、維生素及鈣鐵鋅硒等微量元素。此外,還要避免孩子出現厭食、挑食等不利長高的飲食習慣。 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雞蛋、牛奶、雞肉、牛肉、魚蝦類、豆類或豆制品類。 鈣含量高的食物:奶制品、雞蛋、魚類、貝類、豆腐及豆類、芝麻醬、南瓜子等 微量元素含量高的食物:動物肝臟、牛羊肉、蛋黃、魚蝦蟹、紅小豆、菠菜等。 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胡蘿卜、黃瓜、青椒、嫩筍、番茄、橘子、香蕉、蘋果、葡萄等 推薦助長食譜 蔬菜水果沙拉:黃瓜、蘋果、香蕉、洋蔥、生菜、梨、橘子等切成小塊放入碗中,倒入沙拉醬可。 雜糧粥:大米、黑米、紅豆、棗、葡萄干等洗凈后加水,一起煮1個小時即成。 什錦飯:鍋中放油,油熱后放入雞蛋、豌豆、甜玉米粒、火腿,熟后放入米飯一起炒,最后放入黃瓜、香蔥翻炒幾下即成。 干炸小魚(蝦):把小魚(蝦)先用鹽、蔥姜、料酒稍腌片刻,瀝出水后,掛蛋清面糊,入油鍋炸兩遍,出鍋撒椒鹽或芝麻鹽即可,鮮香可口,一定要讓孩子連骨一起吃。 鯽魚豆腐湯:先把豆腐焯水,去除豆腥味,鯽魚兩面煎黃,倒入適量開水,湯滾約5~6分鐘后放入豆腐,再燉5分鐘左右放鹽調味即可。 3. 監督孩子早睡——能睡的孩子長得高 “生長激素”是影響人體身高的重要因素,而生長激素不像人體的其他激素在白天分泌,它是呈脈沖式分泌,主要在晚上分泌,分泌得越多,就越有助于長高。其中有兩個時間段對長高至關重要,一個是晚9點至第二天凌晨1點,特別是晚上10點以后,生長激素的分泌量達到最高,可以達到白天的5-7倍。另外,早上6點前后的一兩個小時,生長激素也有一個分泌小高峰。一旦錯過這兩個高峰,即使白天睡再多也不可能補回來。 另外,生長激素分泌還有一個特點:它并不是一到晚上9點就開始按時大量分泌,它的大量分泌必須有個前提:只有在深度睡眠時才會發生。如果這個時間還沒上床,或者已經上床但還沒睡著,又或者已經睡著但還沒進入深睡眠狀態,那么它的分泌量就會大大降低。所以睡得越遲,分泌的生長激素就越少,對孩子的身高越不利。而人一般在入睡后半小時至1小時,才進入深度睡眠狀態,所以比智高生長發育中心建議的最佳睡眠方案是: 在晚上8:30左右就上床睡覺,遲一點也不超過晚9:30,早上7點以后再起床。 4. 科學選零食——多吃零食埋隱患 很多媽媽說,孩子不愛吃飯,總吃零食。那么孩子最初是怎么接觸那么多零食的?其實都是家長給的。有些家長自己愛吃零食,也給孩子吃零食,久而久之,孩子就愛上零食了。大多數零食都是靠調味品和添加劑撐起它的美味和誘人的色澤,常吃這些零食,不僅會影響孩子的三餐,還因為零食中添加的各種不健康成份,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和智力發育。因此,家長應該盡量少讓孩子吃零食,如果孩子真的想吃零食,不如選擇一些相對健康又營養的零食,如各色水果、原味堅果,或者自制一些美味的小餅干或小蛋糕給孩子吃。 影響身高的零食黑榜: ①各種碳酸飲料 有資料表明,偏愛飲用碳酸飲料的兒童有60%因缺鈣影響正常發育,特別是可樂型飲料中磷含量過高,過量飲用導致體內鈣、磷比例失調,造成發育遲緩。 ②各種糖果、甜飲料 吃糖過多會影響體內脂肪的消耗,造成脂肪堆積,還會影響鈣質代謝。一些專業人士認為,吃糖量如果達到總食量的16%~18%,就可使體內鈣質代謝紊亂,妨礙體內的鈣化作用,影響長高。另一方面,營養學術語中有“虛卡路里”的說法,即毫無營養的熱量。過量飲用含糖分多的飲料,會擾亂消化系統,以致影響正常進食,造成營養不良。 ③各種“垃圾食品” 油炸食品、膨化食品、腌制食品、罐頭類制品由于在制作過程中營養損失大,又使用了各種添加劑,如香精、防腐劑、色素等,雖然它們提供了大量熱量,但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卻很少,長期食用這類食品,可導致兒童營養不良。 5. 不讓疾病拖后腿——身體健康天天長 反復的呼吸道感染和腹瀉會明顯阻礙兒童的生長發育。長期性疾病如慢性感染、慢性肝炎、慢性腎炎、哮喘、心臟病、貧血等均可影響身高增長。此外,如染色體異常、內分泌疾病、骨和軟骨發育障礙等重大疾病,也會導致身高明顯低于同齡兒。此類由于疾病而造成的生長異常,只有及早就醫診療才能改變現狀。 另外,兒童性早熟也會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早熟的孩子開始可能較同齡人高,一旦進入青春期,別的孩子正常發育,而早熟的孩子卻因骨細胞分裂生殖能力不足,身高增長緩慢;大量的性激素又促使骺軟骨過早閉合,使得生長自動停止。 推薦應對方法: 家長應關注孩子的身高,定期測量,并予以記錄,將幾次描記的點連接起來畫出一個簡單的生長曲線圖。如果孩子的生長曲線呈平穩上升趨勢,就表明生長速度正常;如果曲線變化不大或下降,就說明孩子的生長可能出了問題。從數字上估算,如果0-3歲以下幼兒生長速度小于7厘米/年、3歲至青春期前生長速度小于4-5厘米/年、青春期生長速度小于4.5-5.5厘米/年,可以明確診斷為生長發育遲緩,家長就應該盡早查明孩子發育遲緩的原因并進行針對性干預。 6. 不讓心情惹陰霾——心情愉悅也助長 精神神經系統異常也可影響兒童體格的生長。一個生活在愛的包圍中,并且整日快樂的孩子,與一個生活環境較糟,終日郁郁寡歡的孩子相比,前者達到最大生長潛力的機會要大得多。如在父母離異,兒童與監護人之間關系不正常,常受虐待的情況下,或兒童受到其他的嚴重刺激,其生長速度會逐漸減慢,導致身材矮小。身體矮小又會加重患兒的自卑心理,影響大腦皮質向下丘腦傳播神經沖動,因而抑制了垂體分泌生長激素。當患兒環境得到善待后,生長速度可恢復正常。 因此,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還應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情感環境:家庭和睦,父母之間減少或避免爭吵;善待孩子,理解孩子,與孩子做交心的朋友;不逼迫孩子做不愿意做的事,給孩子充分的愛與關懷;幫助孩子拓寬視野,常帶孩子出門游玩…… 7. 每年五月加把力——抓住最佳生長季 世界衛生組織一項引人注目的報告指出,人體的生長速度在一年中并不相同,長得最快的是在5月份,平均達到7.3毫米;其次是6-10月份,平均有6.3毫米?赡芗毿牡母改敢材馨l現這樣的規律,因此,家長應盡量抓住孩子的最佳生長季,幫助孩子長高,避免孩子因為營養供應不足而導致軟骨病和貧血。 |
請發表評論